作者:www.wool-melton.com | 来源:www.wool-melton.com | 日期:2016-12-28 22:13:41 | 点击率: |
wool melton 顺毛呢手感柔和丰满,富有良好弹性,其外观膘光十足,给人以华贵之感,深受人们青睐。本文将从原料选用、纺纱、织造、后整理各工序,介绍、分析生产顺毛呢的工艺设计要点,并深入讨论了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采用精纺粗做的工艺方法来解决驼羊毛和丝光羊毛可纺性能差而造成的纺纱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
几年来,在粗呢产品市场,顺毛呢一直占据重要分额。该品种由于手感柔和丰满,富有弹性,在冬季穿着,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其外观膘光十足,给人以华贵之感,因此备受人们青睐。本文着重介绍顺毛呢的原料选用和工艺设计要点及生产中应注意的方面。以下是麦尔登毛纺织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出来的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1 原料特点
顺毛呢原料主要是用特种动物纤维羊驼毛和丝光羊毛纺制而成。羊驼毛是近几年在纺织原料市场新兴起的一种毛纺织原料,该原料纤维在细胞结构上与头发相近,其中心由充满空气的细胞组成即气囊,重量很轻,具有极好的隔热和保热性能;纤维表面鳞片极少,具有丝一般的光泽,手感细腻,光滑,对皮肤刺激极小;纤维不含油脂,很蓬松,和弹性很大。
丝光羊毛是采用66支羊毛作原料,通过酶处理,剥去部分鳞片制成,纤维表面鳞片少,经后道烫光处理,会呈现出丝一般的光泽。
2 纺纱方面
2.1 纺纱工艺设计
根据现今粗呢产品市场的流行趋势,我们确定成品规格为门幅:150cm,单位克重:550g/m。成品风格要求手感柔和丰满、富有弹性。经反复试验,我们确定纺纱工艺如下:纱支:66.7tex/2;纱线捻度:350/230捻/米;捻向:单纱为Z捻,合股为S捻。工艺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2.1.1设计院纱支粗细要合理。纱支过粗会使织物结构过于稀松,成品手感烂而无身骨,而且,在后整理时,还容易造成纱的移位;而纱支过细会造成织物因充实率偏高而显得过于板实,手感缺乏弹性和丰厚感,而且后道起毛也很困难。同时也使纺纱成本和织造成本相应。
2.1.2由于羊驼毛和丝光的羊毛,它们的纤维表面鳞片都很少,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差,为成纱的,建议适当选用了较大的捻系数。也考虑到羊驼毛的纤维高、长度长,若纺纱捻度偏大,则后道干整起毛将造成困难,为了便于后道起毛,综合考虑后,我们决定:单纱捻度为350捻/米,合股捻度为230捻/米。
2.1.3由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很差,单纱捻度又不能太大,因此单纱结构比较松散,纤维容易产生滑移伸长,这对织造不利,通过合股,可以改善纱的,同时还可大大改善单纱条干的不匀。
2.1.4合股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股纱中相对独立的两根单纱在合股加捻的过程中首先会适当解捻,而股纱则通过合股捻度对纱中的单纤维增加新的控制点,同时又增大了纤维在纱中的屈曲程度,这将有利于后道起毛。
2.2 纺纱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羊驼毛和丝光羊毛固有的纤维特点,我们知道,利用粗梳毛纺传统的环锭纺系统纺纱,梳毛机上会出现大量的破毛网,车头成条困难,断头严重,环锭车也将因断头严重而无法进行工作,即使使用好的纺纱助剂,纺纱也很困难,而且工作效率很低,纺纱成本也很高,通常,羊驼毛与丝光羊毛的混纺纱是在精纺设备上完成的。
具体的纺纱工艺流程如下:
梳毛—针梳—精梳—针梳—松团—毛球装筒—染色—脱水—复洗—混条—针梳—精梳—针梳—粗纱—细纱—并线—捻线—络筒
在整个纺纱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A、由于羊驼毛、丝光羊毛的纤维抱合力很差,羊驼毛的纤维又很轻,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形成飞毛和落毛,因此,当用散纤维作原料时,我们必须在梳毛成条的过程中,加足油水。
B、混条上机前,毛球要在车间存放48小时以上,这样可使毛球吸湿均匀,从而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
C、混条时,两种毛球应间隔排列,以利于混合均匀。
D、混条时,应加足油水,下机后的混合条应存放8小时以上,以便于油水渗透到纤维中去,这样,将有利于后道工序使用。
E、在各道并条工序中,并条根数不要太多,以防大牵伸使得条干恶化,造成条干不匀。
F、在整个纺纱过程中,都要注意尽量采用小牵伸,严禁意外牵伸。
G、由于顺毛呢是重起毛产品,它对纤维在纱中的顺直度及纱支表面的光滑度要求并不高,因此,前纺工序在混料、混色均匀,后纺能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可尽量减少针梳和精梳。在此工艺流程中,精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原料中所含的草杂。
3 织造方面
我们知道,在起毛过程中,针尖的起毛力对纬纱作用比较突出,而对经纱的作用则比较小,起毛类产品的表面主要是由纬纱中被拉出的纤维覆盖而形成绒面,如果增大纬密,将可以呢绒表面的绒毛密度,因此,在织顺毛呢的坯布时,我们采用细支的全毛精纺纱(52支/2)作经纱,用所纺羊驼毛/丝光羊毛混纺纱(15支/2)作纬纱,这样,我们可在保持一定织物重量的情况下,相对织物的纬密,从而织物表面的起毛密度,使得顺毛呢能更好地突显羊驼毛和丝光羊毛光泽好、手感滑爽的优点。
织造工序流程如下:整经—拈头—插筘—织造;织物组织:4/4右斜纹
有了好的纺纱质量,顺毛呢的织造一般都很顺利,但在织造过程中,我们须注意以下问题:
A、经纱与纬纱的颜色应尽可能,这样有利于改善成品的露底效果。
B、52支/2全毛精纺纱在整经以前,必须经过蒸纱定型,否则,布面会出现吊经、条痕现象。
4、后整理方面
顺毛呢的后整理工艺流程如下:
生修—蒸呢—缝袋—缩呢—洗呢—脱水—湿起毛—烘幅—熟修—蒸呢—钢丝起毛—刺果起毛—打卷定型—拆卷—轧水—轧柔软剂—烘幅—烫剪—成品检验—卷装打包
下面,我们将对部分后整理工序加以说明:
A、蒸呢
前面已经介绍过,为了便于后道起毛,纺纱时捻度不能太大,但由于羊驼毛和丝光羊毛的纤维抱合力很小,当织物在后整理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纱中纤维极易产生滑移,并在织物表面局部形成死折痕。生坯布蒸呢主要是对纱起到一定的定型作用,一方面,它可以解除整个纺纱过程及纱在后道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压力将纱压实,从而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这样,纤维在纱中的滑移就会受到一定的控制,因而减少死折痕的产生。熟坯蒸呢,主要是使织物表面变得更平整,以便于后道起毛。
B、缝袋
可帮助呢坯在缩呢时,袋中形成来回窜动的气泡,从而改变呢坯受挤压的位置,这样,就能够减少条折痕的产生,同时,还有助于形成蓬松的手感。
C、缩呢
坯布上缩呢车时,挡车工应将坯布尽可能理顺,避免呢坯纠结在一起,然后,将呢坯缝成一个封闭的袋状,以利于快速形成气泡,加缩剂时,所加缩剂应尽量浓一点,以减少条折痕,此外,加缩剂时,我们还应注意在缩剂加匀的情况下,尽量将缩幅辊隔距打开,避免坯布在无缩剂的情况下受到过分挤压而形成压痕。缩呢挡车工在气泡形成以前,必须经常查看呢坯表面,若发现局部有形成折痕的趋势,挡车工应立刻关车,并用手将坯布抖散,严禁产生死折痕。
D、洗呢
要皂洗,在染色牢度许可的条件下,还可适当洗呢温度,一般可采用45℃—50℃的水温,这样,可以使得纤维变软,并帮助去除在整个湿整理过程中形成的浅条痕。
E、湿起毛
湿起毛的起毛力较温和,它对纤维的损伤很小,通常,它只能将纬纱挑得隆起,而很少将纤维挑断,经过湿起毛的坯布,纬纱在坯布中的屈曲程度加大,这对后道的钢丝起毛有利。
F、烘幅
烘幅温度不可太高,烘呢也不能太干,否则会造成纤维损伤,使成品手感干涩,并失去应有的光泽,在后道整理时还会增加纤维的脆断。烘呢时,我们应使坯布的上机门幅比坯布现有门幅宽4CM—5CM,借此也可去除坯布上的部分隐折痕。
G、钢丝起毛
通常采用两台车成绒,毛机可用较粗的针布,它只对熟坯进行初起毛,主要负责将纬纱中的纤维进一步挑起,将纬纱的隆起部分挑松,同时,还将部分挑松的纤维割断,为二次成绒做准备。第二台起毛机所用的针布较细,它负责将初起过的坯布起毛,在坯布表面形成尽可能密的绒毛。由于羊驼毛的纤维很高,为了获得理想的起毛效果,我们可以在该台起毛机上使用较为锋利的起毛针布,若针布的锋利度不够,起毛效率会很低,而且呢坯表面还会形成很多小毛圈,这些小毛圈将使顺毛呢的表面显得杂乱无章,因而影响成品的光泽,成品露底也会很严重。
H、刺果起毛
适宜采用较新的刺果,但刺果必须煮透,这样可使刺果在起毛时,既锋利又有弹性,它不仅使呢坯表面的纤维变得顺直,还可以进一步将呢面上的小毛圈割断,从而改善成品的绒面效果。
I、打卷定型
打卷时,在槽中加入一定甘油,可增加成品的光泽,打卷定型时间控制在6小时—8小时,在此过程中,毛卷应顺着毛向慢速转动,这样有助于呢坯表面的纤维在惯力作用下进一步伸直。
J、柔软处理
呢绒在后整理过程中,通常都要进行柔软处理,以改善成品的手感。柔软处理的方法有两种:洗浴法和浸轧法,用洗浴法处理,柔软剂吃得较透彻,但柔软剂浪费很多,生产成本太大,用浸轧法处理,柔软剂浪费小,但往往会使柔软剂吃不透。我们选择浸轧法处理,为防止柔软剂吃不透,我们可在拆卷后,先将布卷轧干,然后再轧柔软剂,对手感要求高的,可轧两遍柔软剂。
K、烫剪
烫光时,温度控制在190℃,布速为12米—13米,烫光过程中,布的张力不能太大,应略偏松,这样,经过烫光后,呢坯将显得蓬松而有光泽,成品手感丰厚而活络。
正常情况下,顺毛呢做三烫三剪,剪毛时,我们应注意循序渐进,剪毛长度不能一刀到位,剪毛隔距要由大到小逐渐递减。
5 结束语
采用上述精纺粗做的方法生产顺毛呢,不仅解决了羊驼毛和丝光羊毛可纺性能差而造成的纺纱问题,降低了纺纱成本。由此生产的顺毛呢是冬季男女装大衣的佳品,但因羊驼毛价格很高,故顺毛呢的价格也较高,为市场各个层次的需要,我们可以调整原料中羊驼毛的使用比例,但羊驼毛的低混和比一般不低于30%